在遥远的嶲州,天空下是苍茫的大地,黄色的沙土被风吹起,带着一丝丝的苍凉。这里,是两个被命运驱使至此的流放者的栖息之地,他们是李承宗和王珪。

    他们,像是两根孤独而坚韧的柱子,支撑着这片荒芜之地的安宁。他们的身影,时常出现在破败的城隍庙前,手中的工具不停挥舞,修复着历史的痕迹。李承宗的眼神坚定而深邃,每一次的敲打都像是在与命运抗争,而王珪则是沉默寡言,但他的双手却从未停下,一直在忙碌地工作。

    某日,阳光斜洒在这片土地上,王珪在劳作的间隙直起了腰,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一群正在劳作的流放者。突然,他的目光凝固了,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可达志。昔日的东宫右虞侯率,如今却沦落到此,与他一同承受这流放的命运。

    可达志也感受到了王珪的目光,他抬起头,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可达志的脸上闪过一丝惊愕,但很快就被一种深深的无奈和苦涩所替代。他缓缓地站起身,向着王珪走去。

    “王珪,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可达志的声音沙哑而低沉。

    王珪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他看到了可达志眼中的不甘和屈辱,也看到了他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李承宗也走了过来,他看着可达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昔日同朝为官,如今却在这里相遇,这样的场景让他不禁感慨万千。

    三人围坐在一起,谈起了往事。可达志讲述了自己的遭遇,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悔恨。而李承宗和王珪也分享了他们在嶲州的生活,虽然艰难,但他们从未放弃过希望。

    夕阳西下,三人的身影在余晖中显得格外孤独。但他们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心中有希望,生活就永远不会失去色彩。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告诉世界:即使命运如此不公,他们也会坚强地走下去。

    回想起自己被流放的原因,可达志心中充满了苦涩。他曾是太子李建成手下的得力干将,因接受了太子授意罗艺派遣的三百骑兵和招募的两千长林军,意图加强太子的军事实力。然而,这一切却被李世民揭露,将他告发给了李渊,最终导致了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嶲州。

    在流放的日子里,可达志一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特意多带了一些银两,用这些钱财贿赂了看守的士兵,从而得以分配到相对轻松的任务。这使得他在艰苦的流放生活中,还能保持一丝的体面和尊严。

    遇见了旧友王珪和李承宗。三人相见,恍如隔世,可达志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拉着两人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仿佛要将所有的思念和委屈都倾诉出来。

    为了能与旧友畅谈,可达志决定再次贿赂士兵,请求他们能让李承宗和他暂时离开劳役场。士兵们见钱眼开,欣然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于是,可达志带着李承宗来到了附近的一家酒馆,找了一个私人房间,关上门后,三人的神情都变得轻松了许多。

    房间内灯光摇曳,映照出他们凝重的面容。

    可达志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愤慨:“你们知道吗,李世民想要争夺太子之位的心早就藏不住了。他的野心,比狼还凶狠,比蛇还狡猾。”说着,他的双眼闪过一丝寒光,仿佛要穿透这昏暗的房间,直刺敌人的心脏。

    王珪和李承宗相视一眼,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他们虽然远离京城,但对于宫廷的争斗也略知一二。然而,可达志的话还是让他们感到震惊。

    可达志继续说道:“当日太子殿下招募两千长林军,也不过是为了自保。但李世民却连这都容不下,居然告发了陛下。我因此被流放到了这偏远之地。”说到这里,他的拳头紧握,脸上露出愤怒和不甘。

    王珪深吸了一口气,感叹道:“李世民也有八百的玄甲军,他的势力已经不可小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