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内,一封来自益州的表书让那些在朝为官的文官们甚为亲切。
原本他们已经准备好打道回府,继续他们的农场事业,没想到,老天给了他们一次参与议政的机会。
毕竟这些人还是自董卓之乱后头一回收到京兆之外官员们发来的表书。
上此表者刘焉曾经在朝为官,深知大汉颓病所在。
自灵帝、桓帝以来,夸州兼郡者比比皆在,那刺史、太守一时间依仗自己权势,严重危害朝廷安危。
那刘焉自从灵帝时来到益州,便对这个地方垂涎三尺。
如今天下淆乱,十路诸侯起兵反了朝廷,作为为数不多打着对朝廷尊崇有嘉的旗号,刘焉将会收获一份迥异于其他诸侯的政治资本。
“陛下,天下萧萧,徒因有刺史太守等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臣为大汉天下计量,方今天下,宜废史立牧,愿拳拳之心能被陛下采纳。”
刘焉的意思特别明确,废史立牧,让朝廷挑选一些清廉忠正之士充当州牧,不仅可以让那些刺史们肆无忌惮的气焰压下去,还可以成就刘焉独霸益州的企图。
此番书表一出,整个朝廷大为哗然。
“什么,废史立牧!”
“此事太过唐突,未知刘焉此番有何意图!”
“刺史、太守乃我大汉立国之根基,若是此番废立,必将对吾朝为害至深!”
作为丞相的贾诩笑而不言。
天子刘协立于朝堂之上,似乎在等待某人的言语。
“陛下,刘焉乃我大汉宗室,论理不应该出此下策,望陛下以天下大事为重,否决此番妄论,以正国本!”
钟繇见朝堂之上众人议论纷纷,没有个主意,心生感慨道。
“陛下,臣不赞同钟繇之建议,如今天下刺史、太守无不割据一方,若设立州牧,将那刺史和太守的权力集中,届时吾等不费吹飞之力,便能将那割据势力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