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米读书>仙侠小说>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239章 :开发模式
    如今要获得北直隶的户籍,要在北直隶工作五年才行。

    面对去辽东做工的‘高工资’。朱由校派出去的招工队轻松的招到了大批工人,大部分还是拖家带口的,一起移民过去倒是省去了很多很多麻烦,省的这些工人日后还要来回折腾。

    在辽东半岛率先开工的自然是官方,朝廷对辽东半岛重新派遣了各级公务人员,大批的财政调拨下来,用于建设港口、官道、城镇。因为战乱的破坏,很多东西都要修复,大量基础设施要建设。

    这些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一是由资产拍卖获得,二是由皇家银行贷款,日后用当地税收还款。

    开发辽东半岛肯定是稳赚不赔的,贷款主要是用于先期启动。

    城镇都经过重新规划,不过辽东半岛的大部分城镇不再修建城墙,只有靠近前线,有可能被建奴袭扰的城镇才会修建城墙。城镇街道也规划得比较宽,排水系统也有进行规划。

    至于建设得多大,那就是有多少人建设多大。

    先期民房都是简单搭盖,用于安置移民。物资方面的供应则比较轻松,毕竟最先开发的是沿海地区,海运成本比较低,供应速度也比较快。

    朝廷和皇家财团都随着辽东半岛的收复而忙碌运转起来,也展现出了越来越强大的组织能力。很多工作都已经有充足的经验,安排起来没有出什么乱子,同时保障了足够的效率。

    那些移民到辽东半岛,或者只是只身前往辽东半岛打工的工人,自然都能轻松的找到工作。

    官方建设项目在启动,而对资源的拍卖也在陆续进行。

    辽东开发公司上市半个月后,也筹集到了将近三百万元的民间资金,然后投入到了辽东半岛的资源开发行列。

    皇家财团、民间企业同样也在行动,各种融资活动频繁上演。

    辽东半岛的开发,基本上都是在砸钱,这对资源的开发无疑是比较有效率的,同时也确保移民能够拥有较好的适应环境,风险也都在商人身上。

    中央军在太子河一带的防线也在建设,不过这道防线倒是比较容易修建。这些防御工事并不需要修得太夸张。只要确保建奴在短时间内攻不进去就行,毕竟中央军在野外能够击败建奴,所以这道防线的意义就在于建奴袭击的时候,有足够的时间拖到援军到来就行,所以工程量倒不是很大。

    毛文龙在这次收复辽东半岛的作战中,因为被调去协助赵彦干预朝鲜,所以没有参与。辽东半岛全面收复之后,东江镇显然也到了需要转移的时候。毛文龙回到东江镇之后,直接将东江镇全军转移到了叆阳、宽甸等地,基本上是全面转入山区。同时在后方建立了补给通道、仓库等等。

    毛文龙很快就盯上了牛毛寨,这个地方是建奴在山区的一个重要军事要塞,通过牛毛寨,建奴可以进攻宽甸等地,同时还能进攻朝鲜。

    并且牛毛寨是一个通往野猪皮老巢赫图阿拉的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