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米读书>仙侠小说>南阀 > 第二十六节 办报
    对于工人而言,赵泽勇显然失言了,此时就算是他说什么,也没人会相信那些煽动份子被处决没有赵泽勇的干预了,其实也不算冤枉他,毕竟一切都是他交给王崇阳去做的。

    这给赵泽勇带来很大的麻烦,说服工人复工就更加困难了。

    但工人毕竟还是现实的,在没有了人在背后做主心骨的情况下,慢慢的有些人也觉得没必要僵持下去了,毕竟不工作是没有工资拿的,家里有老有小的,谁的压力都不小。而且人是需要劳动的,一旦一个人失业太久,往往就会心慌,除非工作太过繁重根本就不是把人当人,而是当机器那样,但是显然这种情况在赵泽勇的企业中不存在,首先赵泽勇很多企业自动化程度都很高,不需要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而且施行三班两倒制度,工作其实并不累。所以这就让工人格外的心慌,现在工人的心态就是这样,一种不安的情绪在工人间滋长着,要求复工的呼声越来越高。

    于是工人代表只能跟赵泽勇主动来谈复工的问题,但是他们的要求赵泽勇不能答应,因为他们要求,罢工期间的工资不能够减少。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赵泽勇绝对不能妥协,要是开了这个例子,那以后工人岂不是把罢工当成了习惯,因为他们根本就一点损失都没有,罢工一次就当热闹了,反正最后工资都是照发的。

    赵泽勇立刻就提出,罢工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一个多月的罢工,让电厂停工了,钢厂停工了,各种生产企业都停工了,整个蒙自几乎处于停顿状态,赵泽勇不要求工人赔偿损失,但是那工资绝对不能支付。

    赵泽勇想着工人的价值观似乎被煽动者给扭曲了,把罢工当成一种权力,当然这是一种抗争的手法,如果列为权力的话,那么资方也有权力支付不合理的工资和拒绝无理的要求。

    没谈拢,工人代表表示,他们还要继续罢工。

    赵泽勇则坚持己见,绝对不在这个问题上妥协,其实如果工人要求加工资,没准赵泽勇还会考虑考虑,只要他们能提出合理的说法,但是显然他们没有,他们的工资已经够高了。但是赵泽勇也没有采取过激的手法,比如美国资本家经常使用的,开除罢工工人的做法。这并不是赵泽勇厚道,而是赵泽勇明白,跟资方相比劳方这些工人往往处于劣势,他们心中也是有这种意识,这种潜意识让他们在跟资方对抗的时候底气是不足的,所以往往才会显现出激烈的表现,这是人类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就像朝鲜总是摆出一副攻击性很强的姿态,反而美国看起来谦虚多了,这就像某些蜥蜴明明没有毒性,却浑身长着夸张的鲜亮颜色,遇到敌人后会摆出夸张的吓唬姿态一样。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赵泽勇一旦解雇了这些工人,在重新招募还需要重新培训,费时费力不说,自己对这些技术工人的关爱也让自己下不了狠心,这可都是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啊。加上一旦自己采取解雇工人的做法,难免激化矛盾,弄不好要造成一场暴动。

    对于这些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工人给自己来这一手,赵泽勇内心也是十分的痛苦的,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细心呵护即时在企业一直赔钱的时候,也没有关闭某些工厂,对他们付出了足够的耐心。可到头来自己得到的是罢工,和威胁。

    换做几年前的赵泽勇,可能会因为情绪冲动而做出某些行为,比如同样威胁工人,甚至不惜一拍两散。可是现在的赵泽勇已经懂得隐忍和理性处理问题了,这些工人会变成这个样子,难道就全都是他们的错吗。被煽动者钻了空子,难道赵泽勇就一点责任也没有,被人蛊惑的价值观扭曲,难道就一点不管赵泽勇的事情。

    赵泽勇觉得是自己对于工人管理的松懈了,这个时代他们的生活太单调了,容易被各种不良思想所感染,对这些思想渗透的抵抗力也确实太差了,因为他们不知道真相,不知道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是不是工人真的命运那么凄惨,是不是真的就受到了人世间最不公平的待遇。

    赵泽勇是疏忽了。通过这次事件他很快就了解了情况。自己该告诉工人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美国是什么样的,日本是什么样的,英法德意是什么样的,甚至苏联到底是什么样的,告诉他们,给他们一个可以自我判断的机会,而不是任由别人告诉他们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赵泽勇决定采取行动。云南地区因为张澈主政的原因,一向是言论自由的,新派报纸善于批评政府者不再少数。更有很多报纸是以骂政府为业的,销量还相当的好,看来中国人总是倾向于相信自己的政府烂透了。还有很多报纸则专门报道各种怪异事件,怎么夸张怎么写,怎么离奇怎么来。这显然不正常,没有褒只有贬,只追求离奇不追求事实,一切以销量为主,这显然有失报纸的公正性。但是这也是一种现象,在言论大开的初始,自然是各种惊悚言论横行的时候。

    但是这种现象显然影响到了民众的判断,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什么世界啊,充满了诡谲,充满了阴谋,整个世界都被犹太财团控制了,自己可能上厕所都有犹太人的探子在暗中观察,政府更是一个恐怖的巨兽,谁知道哪天就要对自己进行迫害了。

    把真相告诉民众,这是报纸的责任。但是报业显然失职了,赵泽勇决定自己需要出手了。

    经过选择,最后决定收购本地一家报纸,这家报纸不大,属于创业性公司,老板兼主笔是勤工俭学留洋法国回来的,用业余时间办了一个报纸,这老板眼界开放作出来的评论也比较公正,经常批评政府的政策,但是也对某些政策进行赞赏,算是没有偏激观点的媒体。可也因为这样,报纸发行量并不大,因为百姓就喜欢夸张的,哗众取宠的,匪夷所思的新闻,而不喜欢这种比较客观的平淡的消息。

    跟报纸老板谈了一次,主笔很欣赏赵泽勇实事求是的态度,发现赵泽勇并不是要通过报纸只宣扬自己的好,而是说要让百姓尤其是自己的工人知道真想,要让工人学会自己思考,而不是试图控制他们的思想,主笔很痛苦的就答应了赵泽勇对他们报社的注资和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