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米读书>灵异小说>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 第452章 李春发楼与乡村爱情故事
    当然关中凋敝,长安城还能不能做首都这是个未知数。

    不过这只是技术上的问题。

    从政治上,朱富贵肯定要摆出还都长安,尽懿文太子遗志的态度的。

    此外,朱富贵本身对于还都北京这件事就不太感冒。

    此事不能细谈。

    总之,名义上,凤都乃是长安古都的精神续作,以超前两百年的规划进行建设,储备了大量土地。如图

    拿出一部分土地,朱富贵以赫鲁晓夫楼为模板,设计了一款“李春发楼”作为大明公民的福利分房。

    只要具备大明合法公民身份倭岛都护府籍除外,服役3年,或者工作满10年,就能免费分配一套这种房子。

    当然了,如今大明百废待兴,第一代大明人自然是有优惠的。

    根据德武二年住房保障诏规定,在德武十年,也就是1872年之前,所有大明公民可以先行入住,待服役或工作年限满足要求后,再获得房产证。

    当然,这种李春发楼是不可以交易的,在特定条件下,将会有大明朝廷收回。

    最终解释权在皇帝陛下手中。

    这种楼之所以叫李春发楼,而不是朱富贵楼,主要是为了让人一下子联想到这种楼房坚固耐用,安全可靠。

    当然进一步,也是因为,朱富贵知道再过几十年,下一代,或者下两代的年轻人肯定会嫌弃这种只有小户型的房子。

    1954年,苏联曾建立了大批的从法国“廉价社会住宅”的样板楼移植的简易住宅。如图

    这种被称为“赫鲁晓夫楼”的建筑解决了大量居民的生活居住问题,让他们从地下室、工棚、危房和过度拥挤的合住房中乔迁了新居。

    但这种小户型的住房,被赫鲁晓夫引以为骄傲的象征的住房,在20世纪90年代明显的暴露出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舒适生活理解的矛盾与冲突。

    曾经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解决了突出住房危机的社会矛盾的“功臣”成为了落后的象征,被大面积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