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第二次忍界大战的缘由已经十分清晰。
无非就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利益分配的不平衡」所导致的结果。
而所谓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正是这个道理。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国与国之间,第一次忍界大战定下的格局,注定是「大国吃肉,小国放血」;然而经过了二十年的和平发展,部分小国成功回血,对大国提出更多的利益诉求。
这个矛盾的根本原因主要出现在水之国、雨之国以及涡之国身上。
水之国和涡之国不甘偏安一隅,迫切地想要登陆成为大陆国家。
雨之国日渐变强,试图获得更大的话事权;比如让忍者五大国变成忍者六大国。
「利益分配的不平衡」则主要体现在不同的阶级上面,二十年的和平发展,促使社会生产力发展了质的变化,然而在此期间,作为旧势力的统治阶级利用自身的优势,攫取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由此又衍生出了两个问题。
其一,旧势力得以回血,向忍者阶级展开反扑。
其二,作为新兴势力的忍者阶级觉得自己为国家流过血,不应该只喝汤,更甚者还想着一步到位,直接效仿涡之国取而代之。
然而,在这种人心思安的和平时期,忍者阶层想要动摇大名的统治基础取而代之,从而建立稳定的统治却绝非容易的事情。
毕竟在推翻大名统治后,若没能建立稳定的政权,邻国绝对不介意把这块肥肉吞掉。
在这种情况下,便诞生了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战乱时期,反而会更加方便忍者篡权;而在和平时期,却会遭到旧势力步步蚕食。
也就难怪矛盾愈演愈烈。
而从原著看来,第二、第三次忍界大战,直接就确保了忍者五大国的霸权地位。
雨之国被木叶、砂、岩三大忍村玩成了烂摊子,雨忍村首领「山椒鱼半藏」虽然没被击败,但随后也是忙着拆东墙补西墙,雨之国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法成为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