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米读书>仙侠小说>后三国传记 > 《》北魏裂变 29
    【供养人元嘉】

    北魏宣武帝因介怀造反叔父元禧之子逃奔大梁,加封另一个叔父——已故北海王元详之子元颢为北海王。

    永平二年(509年),十月初九,宣武帝又任命广阳王元嘉为司徒。

    元嘉自打孝文帝驾崩,人生大放异彩,成为赢家,可史书对其记载轻描淡写。孝文帝病逝前,骂他是“没用的拓跋氏”,原因就在于他前线调度失败,导致南齐大将军陈显达轻易脱离战场。

    宣武帝元恪即位后,北魏景明二年(501年),元嘉上表,提议扩建新都洛阳城,规划320座坊里,并征发自己辖下司州及洛阳京郊劳工几万人,城建工程不到半年时间完成。宣武帝龙颜大悦,从此重用元嘉,征召他入朝,担任尚书令、卫大将军,又加仪同三司,不久转为司空,又转司徒。

    而元嘉对佛教的笃信,在北魏元恪执政期间,无出其右者。

    读过历史或对佛学感兴趣的人知道,北魏朝和佛相关的雕像,建筑,碑帖,字画,甚至工艺品,精美绝伦。

    宣武帝元恪建成皇城以后,佛教大行其道。当时的皇都洛阳,除了中国和尚,从西域过来的和尚也有三千多名,宣武帝把此当成骄傲的资本,敕命另外修建规模宏大的永明寺,光禅房就有两千间之多,全部提供给外来和尚居住。当时一个叫冯亮的南阳郡百姓,精明、识时务,他通过巴结广阳王元嘉有幸面见宣武帝。宣武帝不久指派他和河南尹甄深、沙门统僧(僧头),考察并选择嵩山地形好的地方,建立禅寺,闲居寺建成以后,大气典雅,极尽嵩山岩壑土木之美,吸引国、内外大批游客观览,香火极旺。

    从此,北魏京城各个州郡受其影响,大兴土木,庶人官商争相信佛,到宣武帝执政后期,全国各州郡共有13000多处寺院。

    可以说,北魏佛事大兴,和广阳王元嘉脱不了干系。为替宣武帝宣示孝道,元嘉亲自主持营建爱敬寺,用以供奉元恪父皇、母后一孝文帝和文明太后。

    1965年,素有世界四大文明汇点、古丝绸路上重镇甘肃敦煌,莫高窟第125-126窟,出土了一幅刺绣,吸引来自全球的目光。那幅残缺的刺绣佛像残片上,以绸为底,上有一尊佛身、一尊菩萨,下面是供养人。繁复、精美富有立体感的纹饰配色采用红、黄、绿、紫、靛蓝。佛尊位于绣片中央,端坐莲台,侧旁菩萨侍立,面目威严有加,莲台下列四人,旁绣有名款,供奉人的身份分别是北魏鲜卑拓跋王氏广阳王元嘉母亲、妻子和他的两个女儿,她们头戴合欢帽,颅后垂发辫,过膝的窄袖左衽长衫,衣上有朱红桃形忍冬纹,内着曳地长裙,典型的鲜卑贵族妇女服饰,前有一尼导引,袒右肩,披红袈裟,蓝绿色偏衫,乌皮靴。绣品最下方为发愿文,“广阳王慧安(元嘉)造”。

    这举世无双的艺术品,供奉人正是北魏广阳王元嘉。元嘉究竟多么笃信佛教,《辩正论》中指名带姓提到过说:元嘉每读一部佛经,都要读三遍以上。闲暇之余,他还热衷抄写各部佛经,法名慧安。

    历史书籍,对元嘉的记载,“信佛、擅长谋略、好饮酒、喜富贵。”貌似没有毛病,其实不然。

    纵观元嘉的一生,实在是北魏宣武帝朝政败坏的关键人物之一,自打元恪上台,实际的情况是,元嘉勾结外戚高肇,操纵皇权,结党营私,并相继斗败任城王元澄、彭城王元勰,北海王元详。元嘉喜好排场,竞豪奢。而对于佛的崇敬和笃信,是元恪亲近他的根本原因,在笃信佛的路上,元嘉是先行者,宣武帝元恪深受其影响,难以自拔,他不再读经史子集,也不求上进。

    十一月十五日,北魏宣武帝在式乾大殿请来众僧、朝臣,他自己高坐法座,不谈国家大事儿,也不论鬼神苍生,专门讲解《维摩诘经》,类似这种佛事活动被记录在《内起居》中。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当天子的人内政不修,正业不务,专心崇拜佛教,也难怪北魏的官员争相效法,百姓都以信奉佛教为荣,全国一万几千座寺庙香火越烧越旺,俨然成灾。

    抢劫杀人者,为了躲避牢狱之灾,出家当了和尚;好吃懒做者,为了不劳而获,出家当了和尚;需服兵役、纳税之人,为躲避公民义务,也出家当了和尚……也有女人,她们也出家,只是做了尼姑。

    佛门不该是藏污纳垢的保护伞。

    唯有虔诚向善者,才能被佛光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