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临潼城区的高楼上向东眺望,就会看到一座赫然醒目的小山,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陵,而这座小山仅仅是露出地面部分的坟头。
曾经“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始皇帝最终魂归于此,长生不老之术也随之化为泡影。
耸立了2200多年的秦陵封土,迄今依然巍峨壮观,帝国威势仍旧赫然醒目。秦陵封土无论是体量还是规模都是空前绝后的,其现存高度仍有50多米。
秦始皇之后,不论帝王陵墓封土的形态怎样变化,但统治者以高大封土来彰显皇权至上的“非壮丽无以重威”理念都如出一辙,这种标志性建筑形态延续至清代。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继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万人。”
当13岁的嬴政刚刚登上王位的时候,陵园营建工程就随之开始了,最多时动用修陵人数70万,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八倍。
也有人根据陵区面积仅2平方公里左右,而怀疑所谓用工70万人的可信性。
中国秦汉史研究专家王子今教授通过对秦始皇陵最重要的复土工程进行测算,认为秦始皇陵复土工程用工人数超过七十万的记载是基本可信的。
这也就意味中在陵墓修建的高峰时期,确实征调了70万左右劳力同时作业于骊山秦始皇陵。
陵园工程修造了38年,一直至秦始皇临死之际尚未竣工(事实上,陵墓这东西必须把自己给埋了,然后复土才算完工,生前都不可能完工的!)。
秦二世元年四月,胡亥说“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骊山。骊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可见秦始皇陵复土竣工时间当在二世元年四月。
俗话说,树大招风,秦始皇陵规模如此之大,坟头又那么醒目,里面的珠宝不计其数,手持洛阳铲的盗墓贼会不心动吗?
近年来对秦始皇陵墓的钻探资料表明,秦始皇陵地宫四周均有4米厚的宫墙,宫墙还用砖包砌起来,并且若干条通往地宫的甬道中,其五花土并没有人为扰动破坏的迹象。
此外,秦始皇陵地宫中存在大量水银的事实,更是其未遭到盗掘的有力证据。
因为地宫一旦被盗,水银就会顺盗洞挥发掉。但地宫没有被盗掘,并不等于秦始皇陵没被盗掘。
考古专家在秦兵马俑坑内发现大量火烧的痕迹、水淹的痕迹,在兵马俑躯体上还发现大量钩斫、砍杀的痕迹,推断有可能是项羽率兵破坏了秦兵马俑坑,然后以大火焚烧。应该说,这一推断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项羽入关后,对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及财宝进行大肆掠夺,然后纵火焚烧所有的地面建筑。陵园内地面上,现在还堆积着很厚的残砖断瓦和炭灰、红烧土。而大火焚烧又造成一些陪葬坑和陪葬墓的坍塌,部分兵马俑因此遭到发掘和破坏。
由于秦始皇陵的面积庞大,结构极其复杂,因此项羽的军队可能始终没有找到进入地宫的甬道,但一些陪葬坑难以幸免。